这应该是在日本学会计最全的介绍了(三)悲催的老三 簿记1级

*封面援引TAC教材

系列前文大致介绍了簿记集团 这应该是在日本学会计最全的介绍了(一)论日本会计体系中的簿记 今天就拿老三来详细讲一讲。

到现在为止,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对于簿记一级处于一个非常消极的态度上,这么多年来我的回答渐渐丰满,直到今天给出一个确定版的说法应该就是,

虽然在大一的8月末事实上结束掉一级(五次全真均大幅超过合格线,考试本身在11月举行),并且在12月末开启短答,5月合格短答的这条快速路上,一级可以被看作是JICPA的前方重镇马前卒,是会计系黄金时代开启的标志性事件。

但簿记一级是一个定位非常悲剧的考试,它是日本职业会计考试定级制度不合理最大的受害者,本来应该成为重镇的一个资格,却最后本末倒置。

在彻底说明上述观点之前,需要介绍两个背景知识来说明日本职业会计考试的世界。

1. 越级挑战的难度

首先考资格考试这事儿不是写爽文小说,主角开金手指一路装逼打脸越级砍人,事实上当一个论点的出题级别高于现在级别的情况下,能做出来的几率是非常小的。(但是论文和短答之间的话,不一定,因为除了构造论点,个别论点之间精彩的反杀时常发生。)

PS我之前曾经在第一篇里就讲过,一般来说做教学活动的话至少要比被教的人高两个大段,谏言咨询活动也至少要高一个大段,就是因为会计世界的论点往往是一眼就可以看出它的level从而进行定位的。

拿个人印象最深的论点就如现金论点来说的话,作为一个单纯到不能再单纯的论点,它很好的sample,大部分日本会计资格考试者早在二级就会接触到它,对于【銀行調整表】这个东西应该一点都不陌生。在这之上还有一些耳熟能详的【当座借越】、【小切手】etc

一级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了很多内容,【他人振出小切手】、【先日小切手】etc

短答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增加【自己振出小切手】、【支払命令書】、【未取立手形】etc

现金论点原则上不出现在论文里,故不讨论。

理论上来说一级的人比起二级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因为他需要补的论点只有1级to短答的那一部分,但现实就是如果不对这个部分进行补全的话,其实结局和2级的人并没有任何区别,照样是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越级击杀的可能性极低

(个人的话是大一8月自学过了1级,12月末兴冲冲开始会计师翻开第一册第一问觉得可以试试最后被打的连妈都不认识,会计师的题不同于一级二级一般糅杂了各种论点,总有那么一两个不会导致最后算不出结果,然后老老实实回去重头看起)

2. 职业考试中理论和计算的关系

之前简单的提到过日本会计世界里的理论,学术的关系这应该是在日本学会计最全的介绍了(二)论日本会计体系中的计算,理论,学术之间的关系, 这里做出一个补充。

中高级理论需要计算的支持,最极端的例子是stock option(中文应该叫期权?)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计算支持理论的论点,如果没有首先进行过计算的学习,理论是基本不可能学明白的,甚至可能会出现不知道在讲什么的情况。

中高级计算也需要理论的支持,就如上边的例子,那论文和短答之间为什么说越级不一定不能成功,最简单的一点就是论点实在太多,应该掌握的论点哪怕全部被cover了,一张卷子里也总会有那么几个你没见过的玩意儿(其实是出题者故意的),但是如果具有理论支持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该基准的一些想法,暗示揣测出正确的处理,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一般这种意识是短答时期开始培养,到论文时期则因为理论终于大成,便会非常频繁地使用。这也是为什么我说短答和论文之间的越级并不罕见,除了第五问的构造论点短答和论文有着巨大的差距以外,越级挑战并不是不可实现的。)

1级还存在的一个致命的缺陷便在于其重计算轻理论,1级计算严重脱节与它的理论学习,导致大部分论点的掌握都是无根之木,可以说大部分把最终目标定在1级的人,在哪怕合格后也产生过强烈的困惑,当遇到一些理论和计算融合非常深的论点,例如退职给付,我到底在算什么? PS:短答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但因为不可能有人是为了合格短答参加的JICPA,在合格后会立刻进行论文的深度理论学习,故这个问题属于是一个暂时出现的问题。

在说完上边两个基础背景之后,一级的尴尬地位几乎是不言而喻的。

如果最终目标是会计师三大预备校几乎不存在为1级准备的course(有2级直通course),一方面是一级学习的人本来就少,另一方面就是一级作为一个拥有300—400小时学习时间的考试,上边举例提到的现金论点,其实存在无数个。

虽然让一个会计师合格者看着考纲可以把这些gap(差距)一个个搜罗出来,这并没有问题。但是关乎问题2的时候,怎么才能保证这位一级合格者真的就掌握了这个论点,可以真的跳过呢?跳过了万一留下暗伤,到时候系统性复习的时候才发觉,是不是意味着回炉呢?退一万步讲,就算是真的已经掌握了,一个题目也可以出的和一级一样简单,也可以和短答难题一样很复杂,两个level之间存在天然的gap,如果不进行补全,到后期可能会发生规定时间做不完的情况也是显而易见的。

考虑到这些risk,一级只是看上去比零经验者,初学者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实际上保险起见一般都要求至少重学一次,它的覆盖优势是非常微妙的。

(个人短答是极短course,18年12-19年5月,即使是时间如此之紧张,我也不得不重新复习了一次一级覆盖的内容,并且找出的漏洞非常之多,要知道我的一级成绩并不差,而修复这些错误的时间和重新复习的时间再去抵消学习一级的时间,这笔生意绝对是亏本的。

如果是为了就职。一般情况下如果不考虑两巨头(税理士,JICPA),这两个根本不存在就职的资格,老三簿记被USCPA+二级的非会计国家资格就职王道组合超过也是固定的套路。USCPA一般计算能力较弱,稳妥起见firm会要求至少有一个二级,但很少做出一级的要求,而单独一个一级不存在可以用资格讲话的底气的。*虽然比起二级一级要足足大四五倍。(事实上日本大部分财务都是新卒进去,大手并不介意培养白纸)

税理士倒是如果没有报考资格是不准参加考试的,这时候一级已经不是考不考的问题了。顺便有个不为人知的point就是,税理士不存在管理会计这一科目,因此一级的管理会计便是大部分税理士最后一次接触管理会计了,考虑到税理士考生的这个特殊情况,据说管理会计的打点其实比财务会计要松一个度。

最后一级还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便是它事实上已经到达了自学的边界地区一级是我最后一个完全自学的资格(会计师短答和第一次论文严格来说是半自学,这个以后会单独讲),但是如果说问我从哪里开始就不再推荐自学了,我也会斩钉截铁的说,从一级开始。从一级开始,随着范围扩大(二级的100到一级的400~600),即使配合着全套教材也是很容易感觉到吃力地,并且一级最让我觉得奇葩的地方就在于如果没有人指导的话,把车开到沟里的可能性几乎是百分百,因为一级存在大量死论点

死论点效用比来说根本不值得学习的论点,(或者说适合等你会计水平起来了再绕回来学习or考试前强行突击)这样的死论点概念在JICPA里大量反复被提及,但在自学一级的时候,在特殊贩卖等死论点里我竟然足足砸进去相当大的一笔时间。

可以说从一级开始,考试技巧也已经成为了学习的一大重点,而这方面如果自学的话几乎是不可能有人会告诉你这是一个死论点的,(一级市贩的教科书基本都是预备校的私生子待遇,基本都是白赚个版税等着自学的冤大头上门买一套-40,000。相比之下三级和二级因为肩负着勾引人去学会计师,还有市场庞大的原因,一般来说至少还是干儿子级别的待遇,所以,一级的合格率常年低迷,加之学习时间的巨大化,让其一直以来市场是非常小的。

当然了全面批判一级也是有失偏颇的,在5月结束二级的时候虽然有所耳闻一级是亏本生意,但是毕竟一个外国人去考几乎没有任何前例的JICPA,不是晚上吃羊肉还是吃牛肉这么简单的事情,于是乎便决定先攻一个一级来试试水,最后在一级合格的高涨情绪中,掉入了会计师的火坑(顺便说一句,大二第一次论文不合格,一级要付间接责任),至今看到一级的市贩教科书依然会觉得非常情切,毕竟比起JICPA,一级已经是大学一年级古早的记忆,可能人就是会有这样的情怀滤镜吧。

因此我认为除了很少数的极端个例,不知道是不是要考JICPA(其实这个你可以问我,对于JICPA的后辈我一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还在犹豫的情况下选择用一级试水,并且还可以有很强大的后备力量帮助其将一级完美衔接JICPA不至于造成浪费,在这种情况下,一级应该还是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的。

PS:不管是大学院专门职还是研究科,一级都是严重的超过浪费了。

以上。